Yeung Ho Hong 楊浩康 皮膚健康資訊圈

楊浩康 醫生分享皮膚健康資訊的背景圖

脂漏性皮膚炎(Seborrhoeic Eczema)的治療方法 - 由楊浩康(Yeung Ho Hong)醫生講解

楊浩康(Yeung Ho Hong)醫生講解脂漏性皮膚炎的治療方法

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且反覆發作的皮膚問題,其主要特徵是皮膚表面出現油膩的紅斑和脫屑,常見於臉部、頭皮、耳後及胸背部。管理脂漏性皮膚炎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與日常護理。藥物方面,角質溶解劑如水楊酸和乳酸尿素可以幫助軟化和去除難看的鱗屑,改善皮膚外觀。同時,局部抗真菌劑,如酮康唑洗髮精或霜劑,可以抑制與脂漏性皮膚炎密切相關的馬拉色菌生長,起到減少炎症和油脂分泌的作用。其他局部藥物,如吡咯錫鋅和硫化硒,也都能對抑制真菌活性有一定幫助。

在病情急性發作時,醫生可能會短期開立局部類固醇藥膏以迅速減少紅腫和炎症,從而緩解症狀。然而,由於長期使用類固醇可能引起皮膚變薄及其他副作用,所以如果需要長期控制,局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匹美克莫司霜和他克莫司軟膏)常被作為替代方案,因其對皮膚的刺激和不良反應相對較少,更適合用於面部和其他敏感區域。

對於部分頑固或廣泛的脂漏性皮膚炎病例,口服藥物也常被納入治療計劃。例如,口服伊曲康唑能有效抑制馬拉色菌的繁殖,而多西環素則可通過抗菌和抗炎作用緩解皮膚炎症。這類系統性治療通常適用於局部治療效果不佳或病情反覆加重的患者,但在使用前需要進行詳細檢查,以確保患者的全身健康狀況適合接受口服藥物治療。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日常護理在脂漏性皮膚炎的管理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患者應避免使用含酒精或強刺激性的護膚品,選擇溫和不含香料的清潔劑,以免進一步破壞皮膚屏障。保濕霜的使用能幫助恢復皮膚的水分平衡,減輕乾燥引起的脫屑和刺激。同時,針對頭皮問題,定期使用含抗真菌成分的洗髮精可以有效減少馬拉色菌復發的機率。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減少壓力、均衡飲食(避免過量油膩和甜食),也是輔助改善皮脂分泌和皮膚炎症的重要措施。

綜合來看,脂漏性皮膚炎的治療是多方面的,既需要根據個體差異採用合適的藥物治療,也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護理和衛生。對於症狀較輕的患者,定期護理和外用藥膏往往即可控制病情;而對於症狀嚴重或反覆發作的患者,則可能需要結合口服藥物及其他治療方式以達到最佳效果。由於該病具有反覆性,定期隨訪和必要時的治療方案調整非常關鍵,建議患者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制定個性化治療計劃,以有效管理疾病、改善皮膚狀態並提升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Bolognia, J., Schaffer, J. V., & Cerroni, L. (2018). Dermatology (4th ed.). Elsevier.
2. Gupta, A. K., & Versteeg, S. (2017). “Seborrheic Dermatitis: An Update on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31(9), 1453-1461.
3. Dessinioti, C., Katsambas, A. (2013). “Seborrheic Dermatitis: Etiology,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Options.” Dermatologic Clinics, 31(3), 405-418.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