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脂漏性皮膚炎? - 由楊浩康(Yeung Ho Hong)醫生講解
脂漏性皮膚炎(Seborrhoeic Eczema)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或復發性濕疹/皮炎形式,主要影響頭皮和面部,但也有可能涉及胸背部、耳後及其他皮脂豐富的區域。其確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瞭,但現有研究普遍認為與皮膚共生菌馬拉色菌(Malassezia)的數量增加有關。該菌群的代謝產物可刺激皮膚,引發濕疹樣炎症反應,而個體之間皮膚屏障功能的差異則可能說明症狀輕重不一的原因。
脂漏性皮膚炎大致可分為嬰兒型和成人型兩大類。嬰兒脂漏性皮膚炎(Infantile seborrhoeic eczema)通常影響3個月以下的嬰兒,最典型的表現是頭皮上的油膩性鱗屑,即所謂的「搖籃帽」(cradle cap),這種情況通常會在嬰兒一歲前自然消退。相較之下,成人脂漏性皮膚炎則多見於晚期青春期之後,男性發病率往往高於女性。與成人型有關的危險因素包括油性皮膚、家族遺傳傾向、牛皮癬家族史、免疫功能低下(如器官移植接受者或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以及神經系統疾病(例如帕金森病和遲發性運動障礙)。
在嬰兒中,脂漏性皮膚炎主要表現為頭皮脂溢症(cradle cap),形成大片油膩、結痂的鱗屑,這種情況雖看似嚴重,但通常不伴有明顯的瘙癢,不會對嬰兒造成明顯的不適。除了頭皮外,部分嬰兒的腋下和腹股溝等皮膚褶邊也可能受累,但總體而言,嬰兒型脂漏性皮膚炎屬於一過性病變,多數患者隨著年齡增長和皮膚屏障的逐步完善而自動好轉。
成人脂漏性皮膚炎則常見於頭皮、面部(如鼻唇溝、耳後、眉毛內側)以及上半身的其他部位。患者可能會注意到面部皮膚呈現紅斑並伴有細微的瘙癢感,另外頭皮上常出現局部鱗屑或廣泛性的頭皮屑。這些皮疹雖然通常伴隨輕度不適,但因其反覆出現和慢性病程,長期處理不當可能影響患者外觀和生活品質。季節性變化、壓力升高以及不適當的護膚習慣都可能促使成人型脂漏性皮膚炎惡化。
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多因素引致的慢性皮膚疾病,其治療需要綜合考慮藥物治療與日常護理。儘管病因尚未完全明瞭,但現有治療手段已能有效減輕症狀,改善皮膚外觀,從而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對於反覆發作或症狀較重的患者,建議及早就醫,由專業皮膚科醫生制定個性化治療計劃,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Bolognia, J., Schaffer, J. V., & Cerroni, L. (2018). Dermatology (4th ed.). Elsevier.
2. Gupta, A. K., & Versteeg, S. (2017). "Seborrheic Dermatitis: An Update on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31(9), 1453-1461.
3. Dessinioti, C., Katsambas, A. (2013). "Seborrheic Dermatitis: Etiology,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Options." Dermatologic Clinics, 31(3), 40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