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ung Ho Hong 楊浩康 皮膚健康資訊圈

楊浩康 醫生分享皮膚健康資訊的背景圖

什麼是毛囊炎(Folliculitis)?什麼導致毛囊炎? - 由楊浩康(Yeung Ho Hong)醫生講解

楊浩康(Yeung Ho Hong)醫生講解什麼是毛囊炎

毛囊炎是一種常見的毛囊發炎性疾病,主要由細菌或真菌感染引起,但同時也可能由病毒感染、毛髮倒生、某些藥物反應甚至激光治療等外部因素誘發。其主要病理過程是毛囊及周圍皮膚因微生物入侵或物理刺激而產生局部炎症反應,從而導致毛囊紅腫、疼痛及化膿。毛囊炎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見的區域包括胸部、背部、肩膀、頸部及四肢內側;頭皮由於皮脂腺豐富,也容易出現頭皮毛囊炎。

在炎熱潮濕的夏季,皮膚因大量出汗變得溫暖而潮濕,這為細菌和真菌生長提供了理想環境,因此毛囊炎在夏天特別普遍。除了天氣因素外,穿著緊身或不透氣的衣物、使用不適合自己膚質的化妝品和護膚品亦可能堵塞毛囊,進一步誘發感染。生活習慣不良、個人衛生維護不足以及皮膚受損後未及時處理,也都是導致毛囊炎發生的重要原因。此外,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也會增加患毛囊炎的風險。

臨床上,毛囊炎的表現往往為局部出現小紅點或小膿皰,可能伴有刺痛或灼熱感。在某些情況下,毛囊炎會發生在多個相鄰毛囊,形成一大片炎症區域,有時甚至導致暫時的脫髮。若毛囊炎反覆發作或病變較嚴重,膿腫、瘢痕或色素沉著可能隨之出現,影響患者的外觀和自信心。較不常見的是由病毒引起的毛囊炎,如疱疹病毒或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有時會導致較為複雜的臨床情況,例如疱疹性毛囊炎。

針對毛囊炎的治療,首先需要明確病因。對於細菌性毛囊炎,局部抗生素藥膏或口服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感染;而真菌性毛囊炎則常用抗真菌藥物,如藥膏或口服藥物進行治療。如果懷疑是病毒性毛囊炎,則需要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抗病毒治療。除了藥物治療外,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與正確的皮膚護理也非常重要。定期更換和清洗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護膚品以及及時清潔汗水浸濕的皮膚,都有助於預防毛囊感染。

此外,對於輕度毛囊炎患者,日常使用溫和清潔的皮膚護理產品和保持皮膚乾燥是非常有效的預防措施。對於反覆發作或症狀嚴重的患者,建議在皮膚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必要時還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以排除基礎性全身疾病。適當的生活方式調整,如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飲食以及適量運動,均有助於提高自身免疫力,從而降低毛囊炎的發病頻率。

總的來說,毛囊炎是一種多因素造成的毛囊炎症性疾病,其發病與環境、生活習慣以及個人體質密切相關。通過正確的治療和預防措施,大多數毛囊炎病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對於症狀較重或反覆發作的患者,及早就醫並根據病因選擇針對性治療方案,是改善病情、預防併發症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Bolognia, J., Schaffer, J. V., & Cerroni, L. (2018). Dermatology (4th ed.). Elsevier.
2. Del Rosso, J. Q. (2003). "Folliculiti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Aesthetic Dermatology, 1(11), 34-38.
3. Wollina, U. (2008). "Folliculitis: A review and update." Journal of Cutaneous Medicine and Surgery, 12(2), 100-110.

↑ Back to top